酒泉在线,关注身边事。
原创  >  本地  >  远方——51 准备
远方——51 准备
前天 10:08   浏览:10   来源:咫尺天涯
次日破晓,金灿灿的朝阳从东方缓缓升起,洒下的光辉笼罩着一望无际的麦田。麦穗微微泛黄,在晨风里轻轻摇曳,即将迎来成熟的时刻。被麦田环绕的小石磨村,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错落的房屋院落紧凑相依。蜿蜒的村间小路纵横交错,最终汇聚成村边大道,一路向远方延伸。几只布谷鸟停歇在村边枝头,清脆的啼鸣,唤醒了这个宁静的村落,新的一天就此拉开帷幕。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轰鸣声。太阳升起的方向,飞机的声响由远及近,渐渐清晰。天边的云层中,几个小黑点若隐若现,随着轰鸣声愈发震耳欲聋,几架飞机掠过小石磨村北边的天空,朝着郑州市的方向飞去。
 
前一晚,方家众人与陈伯伯,都被这刺耳的飞机声惊醒,陆续从睡梦中醒来。江辅轩与陈伯伯并肩站在院子里,目光紧锁着飞机远去的方向。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是日军又要对郑州市区发动轰炸了。与此同时,方妈妈和方雪妮也开始为一家人准备早饭,岳晓樱带着年幼的康儿,也走出了屋子。
 
在岳晓樱的悉心照料下,陈伯伯换上了干净整齐的衣裳,又经她修剪头发、刮净胡须,整个人一扫之前的疲惫与沧桑,精气神十足。
 
早饭摆上饭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忧心忡忡地议论起来。
方雪妮皱着眉头,满脸忧虑:“听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兵说,照眼下这局势,战火怕是很快就要烧到咱们这儿了,这可如何是好?”
方妈妈脸色发白,声音里带着颤抖:“只要听见日本飞机的声音,我这心里就七上八下的,总怕会有什么灾祸降临。”
岳晓樱义愤填膺,眼神中满是怒火:“这些日本侵略者简直丧心病狂!东北沦陷这么多年,他们在那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又占了华北、华东,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陈伯伯神情凝重,语气沉重地说:“渡边那家伙透露过,日本的野心大得很,他们妄图吞并整个中国,称霸东亚。”
江辅轩沉思片刻,冷静分析道:“虽说他们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得逞,但咱们必须早做打算,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陈伯伯点头,继续说道:“没错!你们都听说了吧,南京城破时,几十万同胞惨遭屠戮,整个南京血流成河。为了保命,咱们得往西撤离!”
“往西?可具体该怎么逃?”岳晓樱、方雪妮和江辅轩几乎同时脱口而出,眼中满是焦急与疑惑。
陈伯伯摊开手掌,在桌上比划着:“看日军的进攻路线,咱们这儿迟早守不住。离咱们最近的日军正向南、向西推进,武汉方向也已经有了日军。往北、往东、往南都不安全,只能往西去三门峡。要是日军继续西进,咱们就再往陕西撤;要是他们还穷追不舍,那就往西南的四川,或者西北的甘肃逃。”
听到“甘肃”二字,岳晓樱眼睛一亮,激动地说:“要是能逃去甘肃就好了!我一直想去看看敦煌的壁画和石窟,那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无价之宝啊!”
陈伯伯脑海中浮现出曾经在敦煌图片展上看到的精美画面,江辅轩也想起了岳晓樱画册里那些令人震撼的敦煌图片,三人不约而同地憧憬起那片神秘的土地。
这时,方妈妈望着窗外金黄的麦田,愁容满面:“可是这麦子眼瞅着就要熟了,总不能就这么扔下不管吧?”
陈伯伯安慰道:“咱们也不是立刻就走,见机行事。这几天,先发动乡亲们抢收麦子。有了粮食,心里才踏实。”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将接下来的计划安排妥当。最后,陈伯伯补充道:“还有件要紧事,得准备一辆马车。晓樱行动不便,路上必须乘车才行。”
“这事包在我身上!”方妈妈立刻应下,“我去找族长三叔公,让他帮忙张罗一辆结实的马车。”
“那就太好了!”陈伯伯欣慰地点点头。
一直没吭声的方雪妮突然急道:“那我养的羊该怎么办?总不能带着走吧?”
看着方雪妮着急的模样,陈伯伯、岳晓樱、江辅轩和方妈妈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实在没办法,只能卖了换些盘缠,总比丢了强。”在众人的劝说下,方雪妮这才无奈地点了点头,眼底满是不舍。
饭毕,晨曦将天际晕染成蜜糖般的橘色,碎金似的阳光穿透云层,在青石路上铺就蜿蜒的光带。江辅轩将银针按长短排列入檀木匣,草药的辛香混着绷带的消毒水味在箱内氤氲。他匆匆别过家人,帆布包在肩头晃出利落的弧线,迎着朝阳奔向临时战地医院。那里弥漫着血腥与药香,伤兵们的呻吟声与换药时压抑的抽气声交织,每一秒都在与死神赛跑。
 
方雪妮左手牵着蹦跳的康儿,右手竹篮里的草料沾着晨露。羊圈里,羊儿们用脑袋蹭着木栏,咩叫声里仿佛带着不安。"吃吧,吃饱了......"她哽咽着抚摸羊儿油亮的皮毛,指腹触到温热的绒毛,眼眶泛起水光。喂完最后一把草,她牵着康儿挨家挨户敲门,粗布裙摆扫过沾满露水的石阶:"张叔!麦子熟透了,得见熟就收,晚了怕是要遭日本人糟蹋!"康儿举着自制的小喇叭,奶声奶气的呼喊在巷道里回响,惊起檐下几只白鸽。
 
方妈妈将布包内的银元反复数了两遍,又仔细裹紧蓝布头巾。推开三叔公家的雕花木门时,晨光正斜斜照在堂屋褪色的福禄图上。三叔公戴着老花镜编竹筐,指尖老茧在篾条上摩挲出沙沙声响。"想买马车?"老人爽朗大笑,竹篾甩在桌上发出脆响,"屋后两副车,挑最好的牵走!"方妈妈执意将银元塞进老人掌心:"世道乱,您留着添补家用。"最终选了匹鬃毛泛着青灰的母马,三叔公抄起麻绳利落地套好车辕,车轮碾过石板路的轱辘声,惊起墙角打盹的狸猫。
 
陈伯伯将皱巴巴的地图摊在院中石桌上,粗粝的手指沿着日军推进的红圈反复丈量。等方妈妈驾着马车归来,两人踩着露水赶往三叔公家。八仙桌上的油灯将三人影子映在斑驳的土墙上,陈伯伯用树枝戳着地图:"麦收后必须储备半月口粮,鬼子若南下,咱们沿官道往西......"三叔公的烟袋锅在桌角磕出闷响,烟灰簌簌落在摊开的地图上:"我这就敲锣!活人总不能让鬼子吓死!"
 
铜锣声骤然撕裂晨雾,惊得槐树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穿补丁衣的老汉、系蓝布围裙的妇人、扛着锄头的少年从各个巷口涌出,晒谷场很快聚满黑压压的人群。三叔公拄着拐杖站上石碾,佝偻的脊背在朝阳下挺直如松:"日本鬼子的飞机今晨又炸了郑州!麦子见熟就收,别等全黄透!"话音未落,人群顿时炸开锅,惊呼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都给我稳住!"三叔公的拐杖重重砸在石碾上,"陈先生说了,咱村暂时守得住!但麦子必须三日内抢收完,坛坛罐罐都装满粮食,地窖再挖深两尺!"他抖开泛黄的地图,苍老的指甲划过弯弯曲曲的线条:"各家各户收拾要紧家当,能驮的绑牲口背上,带不走的埋进山洞!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守好祖宗留下的地!还有把消息通知邻村,让他们也做好准备。"
 
"三叔公,我家羊圈能藏粮食!"方雪妮抱着陶罐挤进前排,麦种在晨露中闪着微光。几个汉子跟着响应:"我家地窖能再腾出半间!"三叔公抹了把眼角,浑浊的眼睛亮得惊人:"好!好!散会后当家人到祠堂,咱们排哨轮岗,轮班磨镰刀!"
 
人群渐渐散去,三叔公望着翻滚的金色麦浪,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摩挲石碾。远处,江辅轩背着药箱穿过麦垄,朝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一道永不弯折的脊梁,深深扎进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
头条号
咫尺天涯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