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发新帖

15

积分

好友

主题

别让“奖励”毁了你的孩子

发表于 2018-1-20 16:46:06 手机APP | 查看: 3026| 回复: 0

01
地铁上,两名学生在对话:
小男孩:“我爸说了,一科100分,奖励100块;两科100分,奖励300块;三科100,奖励500块……”
小女孩:“我妈说了,只要我考进班级前5名,就带我去迪士尼乐园。”
临近期末考,父母为激励孩子能考好成绩,都使出了“杀手锏”。
我认识一位冉冉妈,最近因“奖励孩子”而困扰。
她说,女儿冉冉的成绩犹如“过山车”,老师找她去问询原因。
她突然想起女儿有天上学前问起她的:“妈妈,我要是考了100分,你怎么奖励我?”
她觉得女儿现在的成绩还不错,就随口回答:“没有奖励。”
女儿气鼓鼓地说:“那我就随便考考了。”
原本以为女儿开玩笑,没想女儿“说到做到”。
从一年级开始冉冉妈就用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她,考进前30名,请她吃大餐,考进前10名,奖励溜冰鞋,考进前3名,奖励电话手表。
为将电话手表收入囊中,有段时间冉冉的学习干劲十足,打了鸡血一般。
看到分数满满的成绩单,冉冉妈暗自庆幸奖励方法的成效。
但很快就出了问题。女儿俨然已把奖励作为是否好好考试的“方向灯”,有奖励有就好好考,没奖励就应付了事。
孩子好好学习,只为一双品牌鞋,一套名贵衣服,学习的意义早已变了味。


02
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对噪音特别敏感的老人,一群孩子每天在小区里踢垃圾桶发出的声响,让他烦躁不安。
多次劝说未果,他想到一个好办法。
他问孩子们:“你们踢垃圾桶是不是很快乐?”孩子们回答:“是”。
他又说:“每天给你们一块钱让你们在固定时间踢垃圾桶,你们愿意么?”
孩子们回答:“愿意。”
在之后的日子里,按照约定俗成,孩子们在固定的时间里踢垃圾桶,老人按规定给他们每人一块钱。
一段时间后,老人说自己收入变少了,只愿意给5毛。
孩子们一听钱少了一半,变得不开心,踢垃圾桶的劲头也明显松懈。
再过一段日子,老人对孩子们说:我现在没有收入了,没有钱给你们了,等我以后有钱了再说吧。
孩子们垂头丧气地说:“那怎么行,一分钱不给,谁还愿意踢。”
从那以后,孩子们再也不愿意去踢垃圾桶了。
明明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兴趣爱好,最后却能让孩子自动放弃,这中间只隔了“奖励”。
老人成功地用“奖励”毁掉了孩子们的兴趣,找回了之前的宁静生活。
再也不愿意去踢垃圾桶的孩子们,早已忘记当初的兴趣,而只记得自己是为了利益而踢。
家长们用奖励的方式刺激孩子学习,想想,是不是同样的道理:
在有奖励的时候,孩子们可能卯足了劲,战斗力十足。而一旦没了奖励,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了。


03
很多人不解,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著名心理学家德西的实验或是最好的解释。
有一天,他召集了一群人来解答了自己的智力题,最初的实验是所有人都没有奖励。
后来,他把这群人分成两组:一组是解答问题有奖励,另一组依然没有奖励。
一段时间后,他告诉两组人,自由活动时间到了,可以选择休息,也可以选择继续答题。
结果是,有奖励的那组人,在能获得奖励的期间,确实非常努力,但好少能在休息的时候还继续答题,他们答题的兴趣明显减弱。
而没有奖励的那组人,休息的时候答题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对答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奖励改变了人们做事的动机,从最初的体验乐趣,演变成了为了获得奖励在付出努力。
学习本是孩子自己的事,因为家长的“奖励掺和”,让孩子变得功利,对“没利可图”的学习再也没了兴趣。
儿童行为与心理学家称: 孩子的学习动力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内生动力,一种是外在动力。
这两种动力就像紧挨在一起生长的两棵大树,它们的生长经常不是同步的,而是此消彼长的。
兴趣就是最好的内生动力,奖励则是外生动力。一味地奖励,会让孩子失去了真正的兴趣。
正如《奖励的惩罚》一书中指出的:奖励会将本来有趣的事情变得乏味。


04
遗憾的是,用奖励来激励孩子,已成为父母“让孩子好好学习”的共识。
“考到班级前十名,爸爸允许你玩手机。”
“数学竞赛能拿冠军,妈妈奖励你100块……”
山东的一位孔凡静妈妈说过自己的经历:
一天,儿子回到家里,问她:“妈妈,我考了100分,你怎么奖励我?”
妈妈一惊,从没有说过考好就给儿子奖励的她,很疑惑儿子为什么会这样问。
儿子说自己的同学们考好了都有奖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
这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称赞,他告诉儿子:
考得好妈妈很开心,但是我从没有想过给你什么奖励,因为学习好本身就是最高的奖励。
是啊,学习好,父母高兴,老师赏识,能够进入好学校,遇见优秀的人,选择不一样的人生,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眼界和思维……
凡此种种,何尝不是最好的奖励?
蒙台梭利说,奖赏在精神上是奴役别人所用的工具,它们只会诱使儿童勉强去做非自然的努力,这些行为只会妨碍孩子们的自然发展。
没有一种教育方法完美无缺,没有一种教育方法一劳永逸,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
孩子的成长,精神上的富饶,比奖励带来的物质丰裕更胜一筹。

西北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全面助力孩子赢在寒假!想上课的孩子请及时跟我联系,上课内容包括古诗词,作文,阅读,国学知识普及等,这些都会为你今后的学习筑牢根基。
招收1~6年级作文班,阅读班,特色课程小学文言文精讲班,课业辅导班已全面开课,欢迎新老学员前来听课学习!为保证教学质量,名额有限。
教学热线:18298765298
联系人:胡老师
IMG_20180115_133907.JPG
477584629.jpg
-134729760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酒泉在线,关注身边事。 ( 陇ICP备15000578号|甘公网安备62090202000001号 )

GMT+8, 2024-11-17 05:49 , Processed in 1.79733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