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发新帖

674

积分

好友

主题

关于酒泉洪水河生态保护倡导建议书

发表于 2018-3-16 12:43:20 | 查看: 3024| 回复: 3
        在前往西洞镇新地村有条戈壁砾石路,此路一路向南可直抵河谷, 河道天然生成, 粗犷空灵。在进入谷底后西侧有片野白杨林, 夏秋绿树掩映, 雀飞鸟鸣, 胜似世外桃源。由于谷底环境优美,与世隔绝,近些年成为了许多人避暑休闲,野炊娱乐的热衷去处。但是随着前往的人数增加,对于原生态的保护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垃圾的清运与堆放,火炭对地面草地的损害,树木枝干的破坏等。每次进入谷底看到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都会为其的生存担忧,旷野谷底竟有如此奇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可谓是给大家一个很好的礼物,当然,美景是需要人们去欣赏和享受的,但是这样的奇观不能让消失在受用它的人手里。因此,本人在我们自己的社交论坛发出建议,内容如下:1、建议游客垃圾集中收集,能带回带回,带不了的集中放置于不影响生态的沟洼中,由公益组织倡导集中清运。2、建议野餐的游客尽量不要随意铲灶生火,尤其是在树干附近生大火,可以在一些不影响树木草地生长的地方固定的堆搭一些石台、灶坑生火,用完之后用水熄灭、将余碳挖坑填埋。3、建议烧烤炉中用完的火炭不要随意倾倒在草地或者树干旁边,请用水熄灭后抬至空旷处沟壑中掩埋。4、建议前去野餐的游客自行准备燃放的木料,不要随意折砍树木、杂草。5、建议前去野餐的游客将用于烹煮的食物提前清理分割好,不要在现场宰杀活禽牲畜,洗拨。6、建议野餐后剩余的食物打包带回,不要掩埋丢弃。7、丛林入口处有棵硕大的杏树,建议游客不要在此树下方休息娱乐,前几次前往发现这棵树下方因为高频次的蹲坐搭营,下方土质已经很坚硬,已无寸草。以上都是个人发自内心的建议,内容想必大家遵守起来也不难,为了我们能长久的享用这片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景,请热爱和保护她!      

     附:文献记载酒泉洪(红)水河                                                                           


                                                                                                                   文献记载——酒泉红水河
酒泉城南的红水河是条古老的河流, 早在《尚书》 中就有记载: “万水皆清, 而黑水独黑。 肃城又有所谓红水者, 是又异于诸水。 ” 河水发源于祁连山谷, 是泉水和雪水的融合流。 下游与酒泉讨赖河、 张掖黑河汇合。 河长 50 多公里, 宽约15 公里。 肃州区西洞、 东洞、 上坝、 总寨、 铧尖等乡 镇均用此河水。 它的名称一度产生过争议, 一曰“红水河” , 一曰“洪水河” 。 从史书记载看, 应为红水河, 《重修肃州新志》 载: “红水坝, 城南二十五里。 水由南山发源, 夏流冬涸,山中有红土, 山水经其地, 色变红, 遂名红水。 ” 从地质资料看, 祁连山脉在形成过程中由于铁元素的作用出现了一个红色带状层, 有红砂, 也有红色黏土, 民间俗称“红乱山” , 此处的河道又叫“祁连丹霞” 。 红水河有六大古代奇观: 玉石房子 红水河上游的祁连山深处, 有一座巨大的玉石山, 山上有古人开采玉石留下的遗迹, 有挖下的玉石大坑, 也有挖成的 20 平方米左右的玉石房子。 从凿取的痕迹看, 玉石是整方块被凿取下来的, 可见古人破石技艺之高超。 房子深沉坚固、晶莹剔透、 满室氤氲, 堪称世界上最昂贵的房子。 此处车辆无法到达, 所以古人用牛、 羊等往山外驮运玉石。 《重修肃州新志》 云: “玉石, 一名噶巴石。 出红水坝河内, 乃石之似玉者, 有菜色, 有白色, 深碧浅绿, 俱可琢器, 治之者, 取山丹回回砂磨之。 ” 祁连玉的独特和贵重之处在于它是彩色的, 同一块石头上有好多种颜色, 色彩纷呈, 绚丽多姿, 一派大雅之美, 这是其他玉石无法比拟的, 堪称国宝级奇石。 地下通道 红水河流域有一条 1000 多米长的地下通道, 从涧底通至沟后水源, 奇险古怪, 胜似鬼工, 据说是早期羌族人游牧居住生活的遗迹。 考古人员曾进去过一次,发现了金纽扣、 干枯完整的老鹰、 满身长头的黄的绿的青蛙、 酷似小孩兵马俑一样排列的“人眼” (太岁) , 考古人员险些送命, 好在抢救及时, 如今再无人敢进去探秘。 据史书记载, 秦汉时期祁连山各山口均居住着羌族部落, 红水河口也不例外。羌族为中国古代五大民族之一, 有语言无文字, 喜欢金银佩饰, 善吹笛箫。 他们以战死为荣, 死后火葬, 将死者焚烧成灰烬装进陶罐, 平地掩埋, 所以河西地区地下多出土陶罐。 当时红水河上游羌、 汉因争夺草场矛盾激化, 羌族不让汉族人进山, 汉族不让羌族人出山。 羌族人为了生存, 为获取粮食、 蔬菜, 躲避汉族人掠杀而开凿了这条地下通道。 山涧瀑流 山涧水流从悬崖倾泻而下, 晶莹透亮, 还有古人用石头垒筑的拦水坝, 形成 巨大的水面, 非常壮观。 水边有被人踩出的坚硬的屏障, 可能是古人捕鱼或上船的地方。 如今, 这里仍是建设水上游乐项目的理想之地, 在此游乐, 既可尽情欣赏祁连雪景、 丹霞风貌, 又可避暑纳凉。 由此让人不由推断, 这里崖壁洞窟壁画绘制的有灵性的三青鸟、 美丽动人的九色鹿、 威猛无比的祁连虎, 可能曾经都在这里繁衍生息过。 野谷寺庙 肃州区西洞镇新地村有条戈壁砾石路直抵河谷, 河道天然生成, 粗犷空灵。西侧有片耕地和野白杨林, 夏秋绿树掩映, 雀飞鸟鸣, 胜似世外桃源。 西崖壁上有座寺庙, 共有两个洞窟, 窟内塑像和壁画保存完整, 色彩也十分鲜艳, 主要为山川之神。 窟门用锁锁着, 平时来人无法进入。 窟外一面侧墙上绘着身材高大的白衣仙女从宝瓶里倒水浇灌庄稼, 另一面绘有龙、 虎等威猛神物。 此庙俗称“红水坝龙王庙” , 为明代肃州千户杨翥督修, 康熙二十年重修。 因建在无人居住的深山野谷中, 知者甚少, 来者更无, 所以不论在战乱年代还是“文革” 期间, 都没有遭到破坏, 成为肃州境内至今保存时间最长、 最完整的寺庙。 近年, 新地村村民自发进行了整理维修, 人们会在重要节日时去祭拜。 寺庙附近有片野白杨林, 有些主干粗到用双臂都抱不住。 林间是古代人耕种过的撂荒的田地, 可能是随着岁月的延续, 河床被水流冲刷下沉, 水低田高无法浇灌而致。 夏日, 绿树掩映, 鹰飞鸟鸣, 林庙交相辉映, 气象空灵绝妙, 似置身于世外桃源。 据传, 曾有大户为逃避抢劫烧杀将 3 箱银元埋入此地, 后被人挖掘盗走 1 箱, 其余两箱至今没有下落。 绝壁暗渠 《旧志》 云: “卫城南有红水坝, 又分为东洞子坝, 西洞子坝。 昔时, 地高水下, 田不可艺。 明景泰间, 千户曹斌凿崖为碉, 引水由下渐上, 直透崖顶, 分流而下, 大为民利。 ” 此渠开通后, 人们在西洞、 东洞、 上坝、 总寨开垦了大量耕地, 朝廷又从山西迁来了大批移民, 定居耕种至今。 现在红水河陡峭的东西崖壁上, 每十几米就有一个洞口, 酷似碉堡, 绝大部分是明代从崖壁间开凿暗渠时往外运砂土的出口, 少部分为古代淘金、 加工玉器者所为。 这些地下古水渠, 在当时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 暗中摸索施工, 能够互相吻合穿通, 非常惊人。 如今遇到大风时, 这些排列整齐的洞口犹如古笙, 发出阵阵奇异之声, 让人惊魂失魄。 分水闸坝 下游东岸靠近肃州区东洞乡 四号村的地方, 有一处废弃的明代砂石大坝。 据说早期此坝用石头垒筑, 经常被大水冲毁。 明嘉靖三十六年, 酒泉兵备副使陈其学调拨军队重新修筑, 使水得以流通, 当时总寨一带农民的收成, 比城郊好得多,所以种地者蜂拥而至。 但由于此水来势凶猛, 水流量大, 有倾城之势, 有一年将果树园、 耕地淹没冲毁几千亩, 后经参将崔麒统兵修筑, 再未遭过水灾。 大坝入水口有分水闸, 据载旧时有分闸七道, 分别为头闸、 小闸、 店子闸、 单闸、 双闸、 柳树闸、 新渠闸。 现在有分水闸遗迹, 附近崖壁上有一洞窟, 内绘有龙王等彩色壁画, 眼睛等主要部位已毁。 还有书写的开渠筑坝题记, 写着分水办法, 那正楷字工整优美、 饱满流畅、 苍劲有力。 东河岸上有红水河堡遗址, 残垣断壁尚存。 自 1972 年改道重修红水河干渠后, 古河道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然而, 它密集的文化元素和众多的历史遗迹, 以及驰名中外的美玉, 近年又吸引了不少文人学者前来考证观光。
发表于 2018-3-16 19:14:09
666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6 19:10:25
点赞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6 17:55:46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酒泉在线,关注身边事。 ( 陇ICP备15000578号|甘公网安备62090202000001号 )

GMT+8, 2024-11-18 01:39 , Processed in 3.31497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