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新市区街道官庄社区 激发社会治理新动能,解锁社区自治“幸福密码”
近年来,官庄社区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聚焦“和谐党建·服务民生”党建品牌,从居民多样化需求出发,多措并举促进服务水平提升,推动服务力量下沉,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内外兼修增值品牌服务
社区向内盘活阵地资源,大力践行一站式服务,依托全科办理窗口机制,全面整合劳动保障、残疾人、退役军人等办事窗口,开展城市低保、临时救助、金秋助学等服务。社区以“红色物业”为支撑,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联合共驻物业单位磋商服务协同机制,将物业服务嵌入社区服务大厅,精准对接居民需求,靶向发力,通过重心下移,积极开展特色便民服务,使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居民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示范带动作用,为辖区妇女开展巧手编制、直播电商等培训,组织爱心理发员为行动不便老年人上门理发,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排查、环境整治等志愿活动85场次。运用社区文明实践阵地,定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社区利用“学校放假、社区报到”的契机,在寒暑假引导青少年观看国防教育影片,诵读经典故事,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地震火灾演练等活动等30余场次,不断促进社区基层治理焕发生机。
多元融合提升治理效能
众人操弓,共射一招,则招无不中。社区结合“陇情e通”、“活力网格”等平台,收集民情民意,坚持统筹用好网格员、老干部、老党员等基层治理新力量,引导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提高治理水平。通过多方力量走访,细致掌握网格内孤老病残、留守群体、特殊人群、重点对象等家庭人员底数及具体情况,及时了解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做到诉求第一时间表达、民意第一时间受理,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截至目前,帮助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12件。社区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借助抖音、美篇、居民网格群、电子显示屏、悬挂横幅等形式,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民法典》普法讲座、防范电信诈骗、禁毒防邪等普法宣传活动15场次。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及“法律明白人”主观能动性,紧盯居民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以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主线,邀请片区民警联合开展辖区信访案件及矛盾纠纷调处,走访辖区居民,摸排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目前,联合调处矛盾纠纷11件,形成“警网融合”有效工作合力。
创新治理优化自治生态
社区以主动破冰加快民族融合为主线,依托辖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优势,摸排少数民族联络人,颁发社区志愿者聘书,邀请其共同筹划民族互嵌式文化活动,加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积极营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社区充分听取辖区居民建议,招募志愿者组建“萤火虫”治安巡逻队,以群众自治的“萤火”,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安全生产巡查,点亮了群众心中一束耀眼的光。至目前,巡逻队联合开展风险排查、矛盾调解、平安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巡逻队精心实施辖区乱象治理工作,将私搭乱建拆除与消除辖区安全隐患相结合,与创建良好人居环境相结合,严防严控新增私搭乱建行为,针对辖区多起共计1300余平方米的私搭乱建行为进行大力整治,平整裸露土地3万平方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营商环境综合竞争力。
下一步,官庄社区将继续凝聚力量,深化治理改革,将共治共享理念渗透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链接多方资源解锁自治的“幸福密码”,让社区治理更具温情。
撰稿人:王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