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09:59:35


火烧赤壁
 208 年,曹操的大军直逼荆州,在当阳长 坂(今湖北当阳东北)大败刘备。刘备只 好从小道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危急 关头,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前往柴桑(今 江西九江西南),面见孙权共商联盟破曹 大计。  孙权见曹军来势凶猛,急得如热锅上的蚂 蚁。渚葛亮对他说:“现在曹操已破荆州, 威震四海。将军您应该量力而行。如果您 觉得东吴之兵能与曹操抗衡,不如早与他 绝交,倘若不能,何不收起兵甲,面向北 方侍奉曹操?”孙权听了很生气,反唇相
讥:“刘备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道: “刘将军是汉朝宗室,英才盖世,焉能卑 身世人呢?”孙权被诸葛亮的激将法激 怒,说:“我不能举江东之地和十万之众 受制于人。”诸葛亮探明了孙权的态度, 便耐心分析:“刘将军虽在长坂新败,但 还有水军两万人。曹军远道而来,已精疲 力竭。况且曹军不习水战,荆州军队刚刚 降曹,内心不服。孙将军若与刘将军齐心 协力,打败曹军,就在今日。”孙权听了, 转怒为喜,马上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 就在此时,曹操派人送来战书,把自己 20 万军队说成了 80 万,扬言要和孙权决一 雌雄。曹操的恫吓,使东吴众谋士大惊失 色,纷纷主张投降。只有鲁肃和周瑜坚决 表示要战。孙权听从了周瑜的主张,决心 抗击曹军。第二天,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 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 领 3 万人马,与刘备水军汇合,共同抗击 曹军。
 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相遇。初次交锋, 曹军吃了败仗,退到长江北岸,与驻扎在 南岸的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 这时,曹军不服南方水土,已发生疫病。 况且,北方士兵不习水性,在船上受不了 风浪的颠簸,战斗力大减。于是,曹操命 人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上面铺上木 板,以减少船身的摇晃。  老将黄盖向周瑜献计说:“曹军船舰首尾 相连,我们可用火攻打败他们。”周瑜采 用了黄盖的计谋,两人又商定了诈降之 计,让黄盖假装投降,找机会接近曹营, 实施火攻。曹操对黄盖的诈降,开始时有 些怀疑,但又觉得黄盖讲得合情合理,于 是,双方约定了前来投降的日期和暗号。  到了约定的那天,黄盖准备了十艘大船, 上面堆满干柴、芦苇,浇上油脂,再盖上 帷幕,插上约定的旗号。同时,他又在每 艘大船后面,系着十只轻便小舟。黄盖带 领着士兵,驾着这些大战舰,向北岸驶去。  当时,正刮着东南风,战舰扯起布帆,行 驶如飞,战船很快过了江心。等到距曹军
的水寨不远了,黄盖令军士一齐点火,然 后跳上了尾随的小船。顿时,10 艘大船烈 焰冲天,箭一般地射向北岸。曹军的船只 都被铁索联结,无法解开,一齐燃烧起来。 火借风势。曹营的水寨很快就淹没在火海 里。大火又蔓延到江岸上,曹军几十万人 马乱成一团,很多人被烧死了,落水淹死 的不计其数。孙刘联军乘势猛杀过来,曹 军抵挡不住,被杀得人仰马翻。曹操带着 几千残兵败将,逃回北方去了。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10:00:37

邓艾奇兵灭蜀
 景云四年(263 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 命将军邓艾与诸葛绪各领兵 3 万,钟会领 兵十几万,兵分三路,进攻蜀汉。  魏军进攻的消息传到蜀汉,蜀汉一片惊 慌。蜀汉当时的大将是姜维,他自知无法 硬拼,决定集中兵力防守剑阁。剑阁又叫 剑门山,由小剑山和大剑山相连而成,是 入川的唯一通道,山高路险,可谓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险峻的山势成为姜维天然 的防御工事。  钟会带兵开到山下,接连攻打数月,毫无 进展。军中粮草渐少,后援供应又跟不上, 钟会正想领兵返回,邓艾率部赶到了。邓 艾见蜀军主力汇集在剑阁防守,而剑阁山 势十分险要,强攻肯定不能得手。邓艾想, 能不能另辟一条道路呢?经过一番寻访, 邓艾获知在剑阁之西有一条人迹罕至的 小道,大喜,于是带领精兵悄悄地从剑阁 西面沿阴平小道往南进军。  阴平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当年汉武帝征 夷时,曾开凿了小道,由于山高路险、人 烟稀少,那条荒废的小道不为人注意,连 蜀军也不设防。  邓艾身先士卒,亲自探险开路、填沟架桥, 如此行了数百里,蜀军丝毫没有察觉。接 近江油时,邓艾走到一处悬崖边上,这时 他们所带的粮草已所剩无几,将士们个个 精疲力竭,士气大挫。如何从悬崖下去呢? 邓艾当机立断,他身裹毡被,竟往山下滚
去。将士们见主将如此,于是也滚的滚、 爬的爬,攀着树枝一直到达山下的江油。  驻守在江油的是蜀将马邈,马邈万万没有 想到魏军突然从天而降。当魏兵围逼江油 城时,马邀甚至来不及抵抗就投降了。邓 艾一举取得江油,下令乘胜追击,直奔绵 竹。 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奉命据守涪城,被邓 艾军击败后,退守绵竹。邓艾写信给他, 劝他投降。邓艾说:“如果你肯投降,当 推荐你为琅琊王。”诸葛瞻看了信后怒发 冲冠,杀了来使,摆开阵势迎战。双方经 过一番激战,蜀军大败,诸葛瞻和他的儿 子诸葛尚双双战死。  邓艾夺下绵竹,一鼓作气直取成都。刘禅 生性懦弱,又无主见,在光禄大夫谯周劝 说下,决定降魏。刘禅率领太子和诸王大 臣六十多人,自己反缚双手,让人抬着棺 材,出城到邓艾军前投降。刘禅又派人到 前线,命姜维等人投降。姜维等将士得知 了这个消息,伤心不已,经过一番考虑, 决定向钟会投降。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10:01:33


乐不思蜀  刘禅投降后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有 一次,司马昭与刘禅共饮,席问特意为刘 禅演奏了蜀地歌舞。蜀汉老臣听到蜀地歌 舞,想起亡国之恨,不觉老泪纵横。安乐 公刘禅却看得兴致勃勃,十分安乐。司马 昭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答道:“此 间 乐 , 不 思 蜀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10:07:31

西 晋 ( 266—316 年 )
 嘉平元年(249 年)魏国发生政变,太傅 司马懿诛杀宗室曹爽一党,逐渐总揽政 权。司马氏陆续平定了魏国臣属在淮南的 军事反抗,于 265 年篡魏为晋,史称西晋。  司马氏执政后,灭蜀代魏,国力迅速上升。 280 年晋灭吴,三国局面归于统一,并出 现短暂的和平安定局面。  晋武帝为了巩固皇权,大封宗室为王,以 诸王统率兵马各镇一方。晋惠帝时爆发了
争夺中央政权的激烈斗争,诸王相继卷 入,造成 16 年的内战,称为八王之乱。 参战诸王相继败死。西晋被乘机起兵的匈 奴所灭,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10:09:55


东 晋 ( 317—420 年 )  西晋亡后,原来驻守建业的琅邪王司马 睿,在士族官僚的拥戴下即帝位,即东晋 元帝。东晋先后平息了王敦、苏峻之乱, 统治趋于稳定。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民 大量南迁,其中有不少士族高门。各家士 族争夺门户权力的斗争,构成了东晋政治
的主要内容。淝水之战后,南方由于外敌 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浙东农民也在孙 恩、卢循率领下举行暴动。桓温之子桓玄 在内战中获胜,占领建康,一度篡晋。北 府将刘裕起兵驱逐桓玄,进行了几次北 伐,终于在 420 年代晋,建立宋朝。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10:15:28

南 北 朝 ( 420—589 年
 南朝 宋(420—479 年)、齐(479—502 年)、梁(502—557 年)、陈(557—589
年)相继的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皇 权比东晋时强大,诸家土族虽然还身居显 要,但已不能左右政局。南方经济、文化 发展迅速,来自社会中下层的所谓寒人, 逐步进入官僚行列,为皇帝所倚重。南方 内地的土豪,从梁陈之际开始,也成为割 据一方的势力。这个时期,北方力量上升, 发生于南北之间的战争,往往于南朝不 利。南朝境土日蹙,陈时只剩下长江以南 的东南一隅之地。统一了北方的隋大举进 攻陈,589 年南朝灭亡。  北朝 拓跋部的北魏统治北方以后,北方 趋于稳定。北魏各帝都笼络儒生,这些儒 生为北魏立制度,定法律,设学校,兴儒 学,使平城成为一个杂有胡汉文化的都 市。但是北魏还不敢迁都中原,中原地区 只能交给汉族豪强大族以宗主督护的形 式进行统治。北魏军中也还保存着严重的 民族歧视。5 世纪下半期,北魏汉化趋势 加快。魏孝文帝(467—499 年)时迁都洛 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 孝文帝的改革改善了北方社会状况,促进
了拓跋部的发展,但却引起了一部分守旧 贵族和鲜卑武人的激烈反对。正光五年 (523 年)北魏边疆六镇陆续起兵,此后, 内乱不止,北魏遂分裂成东魏、西魏,又 分别演变为北齐、北周。后北齐被北周吞 并,北周大臣杨坚于 581 年灭北周,建立 隋朝。隋于 589 年灭陈,南北又归于统一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10:17:56


隋 ( 581—618 年 )
 出身于武将世家的杨坚,于 581 年代周建 隋,589 年统一南北。隋朝基本确立了以
尚书、中书(内史)、门下三省为行政中 枢的制度,并改地方行政机构为州县两 级;废除九品中正制和辟举制,由朝廷任 命地方长官和属吏;实行以进士、明经两 科取士的制度,开唐代科举制的先河。隋 朝农业发展迅速,仓储富实,手工业和商 业也很兴盛。隋炀帝杨广时凿通的由涿郡 (今北京)至余杭(今杭州)的大运河, 有巨大的经济、政治效益。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10:19:09

隋炀帝一生三下江都
 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  江都(今扬州)当时富甲天下,隋炀帝心 向往之,决意到江都游玩。他下令造船, 务必要华丽、高大、坚固。隋炀帝乘坐的 龙舟高 45 尺,宽 50 尺,长 200 尺。龙舟 分为 4 层:下层住内侍;二三层为房间, 每层 80 间;第四层设有正殿、内殿和东 西朝堂。龙舟以 1080 民伕用青丝编成的 绳子牵引而行。  皇后单独乘一龙舟,用民佚 900 人。妃子 分乘 9 只船,每船用民伕 200 人。贵人以 下分乘 36 只船,每船民伏 100 人。隋炀 帝第一次出巡江都,随行人员有 20 万之 众,共使用民佚 8 万余人。
 这么庞大的队伍,一日三餐是件大事。隋 炀帝下了一道圣旨,令船队所经州县 500 里地以内的老百姓必须提供食物,叫作 “献食”。规定一般州县送食物 100 抬, 即使是穷州县,也得送上几十抬。各州县 为了巴结皇帝,所送食物皆山珍海味。吃 不完的食物或倒入河中,或就地掩埋,浪 费无数,而所过州县许多老百姓连肚子也 吃不饱。为了“献食”,有的人家几乎倾 家荡产。  隋炀帝在水上过足了瘾,又别出心裁地要 在陆上行舟。船在陆上怎么行走呢?隋炀 帝让人将道路压实、压平,然后铺上无数 的黄豆,让宫女以彩锦为纤绳,拉着龙舟 行进。  隋炀帝在江都欣赏了天下独一无二的琼 花,又重赏老百姓到处捕捉萤火虫,晚上 在他的行宫处释放。  隋炀帝在江都住了四个多月以后准备回 去了,这一次隋炀帝说是要从陆路走,于 是随行人员赶紧打造陆路用的车马仪仗, 花费的银两无法计算。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10:21:51

唐 ( 618—907 年 )
 大业十三年(617 年)留守太原的隋将李 渊起兵,攻占长安,次年建唐称帝,并依 次削平了并起的群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 时(626—649 年)励精图治,史称贞观之 治。他知人善用,虚怀纳谏,重视吏治, 轻徭薄赋,节俭自持。唐高宗李治在位时, 皇后武则天掌握政权,一度废唐称周,自 号皇帝。其时政局虽然纷纭,但社会仍较 安定。唐玄宗李隆基(712—756 年在位) 开元年间国势昌盛,史称开元之治。天宝 十五载(755 年)范阳节度使胡人安禄山 及部将史思明等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叛 军与唐相持 7 年后终于失败,但唐朝也从 此衰落下去。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10:24:47

玄武门之变
 隋末瓦岗军起义后,一些世族豪强乘机割 据地方,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是李渊集 团。618 年,隋亡,李渊自立为帝,改国 号为唐,李渊就是唐高祖。李渊称帝后, 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 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三子李玄霸早 亡)。从李渊起兵到统一全国,李世民不 仅出谋划策,而且南征北战,为唐王朝的 建立出了大力。可以说,李世民是唐王朝 的实际缔造者。唐王朝建立以后,秦王李 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间为争夺皇位展开 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终于爆发了玄武门之 变。  秦王李世民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手下聚集 了一批文才武将,论功论才,李世民都在
李建成之上,只因李建成是长子才被立为 太子。李建成自己也知道处处比不上李世 民,于是与弟弟李元吉联合起来,排挤和 打击李世民,并几次三番想设计除掉他。  武德九年(626 年)六月的一天夜晚,秦 王府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众人正在商讨 间,秦王安插在东官的耳目秘密求见。来 人说:“齐王日内奉旨出征,太子及诸大 臣将为其送行,太子计划在宴席上加害秦 王,请秦王及早防备!”众人听了这个消 息都非常气愤,可是秦王却说:“我希望 这事不是真的!”房玄龄严肃地对秦王 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秦王 您不能再抱任何幻想了!”尉迟敬德愤愤 地说:“您如果还是按兵不动,我就上山 当土匪去了,否则早晚要被太子割掉脑 袋!”到会的人纷纷附和,秦王看火候已 到,十分感叹:“既然如此,我也不好说 什么了,咱们就分头行动吧!”  当天夜里,秦王派尉迟敬德率亲信千余人 埋伏在玄武门内外,然后进宫向唐高祖告 了太子一状,诉说太子要怎么谋害他。唐
高祖说:“今天已经夜深了,你们兄弟三 人明天一起上殿,朕要亲自查问!”  第二天,太子和齐王应诏进宫。尉迟敬德 待他们进入玄武门以后,立即下令将玄武 门关闭。太子和齐王正待登殿,猛然察觉 有伏兵迹象,立即转身上马,直奔玄武门。 李世民飞速射出一支箭,射中了太子李建 成,尉迟敬德则一箭射中了李元吉。这时, 伏兵尽出,把太子和齐王杀死。  东官和齐王的卫士听说玄武门出事,就调 集了二千多人马猛攻玄武门。尉迟敬德在 玄武门上用长矛挑着太子的头颅对攻城 的士兵说:“奉皇上之命,杀了太子和齐 王,你们赶快放下武器!”秦王李世民接 着说:“太子和齐王已被处死,你们为什 么还要为他们卖命呢?”  攻城的士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 表示归顺。在深官里的唐高祖听说玄武门 出了大事,吓得浑身哆嗦。左右大臣劝说 唐高祖,事情到了这步出地,还是顺其自 然吧。于是唐高祖宣布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的罪状,六日后又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
两个月以后,唐高祖宣布让位于秦王,自 己做太上皇,李世民正式即位,这就是唐 太宗。第二年正月,唐太宗下令改元贞观。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10:26:06

武则天
 武则天 14 岁那年因选美入官,做了唐太 宗的妃子,被封为“才人”,赐号“武
媚”。武则天 26 岁那年,唐太宗死了。 按照唐朝的制度,凡是没有生过孩子的妃 子一律出官当尼姑。武则天虽然一百个不 情愿,也只能在尼姑庵里伴随着古佛青 灯。  唐高宗李治在做太子的时候,便与武则天 有情,待到他做了皇帝,就将武则天从尼 姑庵里接出来做了他的妃子。野心勃勃的 武则天不满足,她想登上皇后的宝座。可 是唐高宗已经立有王皇后,而皇后无过是 不可轻易废除的。武则天决计不惜一切手 段,夺取皇后宝座。  据说,当时武则天生下一个女儿。有一天, 王皇后来看望武则天的女儿。武则天得知 王皇后驾临,立即躲了起来。王皇后抱了 抱武则天的女儿,见武则天久久没有回 来,便起身走了。武则天见王皇后离开, 竟亲手将自己的女儿活活掐死,然后大哭 不止,说有人害死了她的女儿。唐高宗一 问,只有王皇后来过,一怒之下,将王皇 后打入冷官。武则天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 了皇后。
 武则天做了皇后以后,立即参与朝政,逼 长孙无忌自杀,将褚遂良贬黜出京城。唐 高宗本来就是个无能的皇帝,加上害了一 场大病,朝中诸事便交给武则天处理,于 是,武则天渐渐左右了朝政。唐高宗大权 旁落,心有不甘。  有一次,唐高宗与宰相上官仪商量,准备 废了武则天,命上官仪草拟一道诏书。上 官仪正在拟诏书的时候,得到密报的武则 天突然赶到,厉声责问唐高宗是怎么回事? 唐高宗吓得面无人色,语无伦次地说: “这是上官仪的主意。”武则天立即下令 处死了宰相上官仪。  武则天有 4 个儿子,唐高宗想禅位给长子 李弘,武则天一杯毒酒,毒死了李弘。老 二李贤被立为太子,武则天先将李贤废为 平民,后又逼他自杀。公元 683 年,唐高 宗病死,武则天立三子李显为皇帝,这就 是唐中宗。唐中宗只做了两个月皇帝就被 废掉了。武则天又立四子李旦为皇帝,这 就是睿宗。睿宗当皇帝没有多久,便被武 则天下令软禁了起来。
 武则天以皇太后的名义统治了几年,觉得 意犹未尽,便指使一个和尚伪造了一部 《大云经》,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佛 祖派她取代唐朝,统治天下。武则天还暗 中让巴结她的文武官员给她上《劝进表》。  690 年,武则天撕破了最后的面纱,废李 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 历史上称为“武周”。武则天成为中国历 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武则天参政和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朝的 基本国策,坚持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压迫,保卫边防安全。武则天还 不拘一格,广为搜罗人才。在她统治时期, 唐朝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在“贞观之 治”和唐玄宗的“开元之治”之间起了 承前启后的作用。  705 年,82 岁的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故。武 则天死后,与唐高宗合葬。奇怪的是,她 的碑是一块无字碑。千秋功罪,留与后人 评说。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21:38:27

安史之乱
 唐玄宗为了加强边境防御,曾于重要地区 设立军镇,军镇的主将称节度使。节度使 开始只管军事,后来兼管行政和财政,权 力很大。  唐天宝初年,唐朝出现了 10 个节度使, 拥兵 49 万,其中身兼平卢、范阳、河东 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拥兵 15 万,深得唐 玄宗信任。天宝十四载(755 年),安禄 山、史思明先后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前后延续了 8 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 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21:40:18


 宋 ( 960—1276 年 )  公元 960 年赵匡胤代周立宋,建都开封。 北宋开国后,通过收兵权、削相权等措施, 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同时,科举制 度获得极大发展。北宋中叶,朝政日益萎 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宋仁宗时,出 现短暂的“庆历新政”。熙宁时,产生了 影响巨大的王安石变法。北宋末,统治极 度腐朽,终于酿成“靖康之难”。南宋时 期,当权者长期执行求和政策,最终为蒙 古所灭。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21:43:15

陈桥兵变
 960 年新年正月初一这一天,满朝文武正 在向年幼的皇帝庆贺新年时,有使者匆匆 来报,说契丹与北汉合兵南下,进犯河北 镇州和定州。符太后闻讯后,急得团团转, 刚才还是满脸欢乐的小皇帝竟被吓哭了。 朝廷合议以后,决定任命殿前都点检赵匡 胤出战。赵匡胤临危受命后,立即整兵点 将,向河北方向开拔。  北征的后周大军冒着漫天大雪行军至陈 桥驿时,又冷又饿,于是就地扎营休息。 新年没有过好,大家心里都有些怨气,聚
在一起抱怨着。这时,有人提议拥立赵检 点做皇帝,众将士群起响应。  赵匡义是赵匡胤的弟弟,赵普是赵匡胤手 下重要的谋士,这两个人在军中地位举足 轻重。当晚,许多人冒雪去见赵匡义和赵 普。听了众将来意后,赵匡义和赵普立即 派人飞骑往京城见留守的大将军石守信 和王审琦。石、王两人当即表态,如果大 军有所动作,他俩愿做内应。一场篡位的 阴谋就这样在一夜之间达成了共识。 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一群高级将领集结 在赵匡胤的军帐前,要求面见赵匡胤。卫 士称赵匡胤尚未起身,请大家少安毋躁, 众人等候不及,在军帐外齐声高呼:“请 赵检点做皇帝!请赵检点做皇帝!”赵匡 胤假作刚刚睡醒的样子,披衣询问众将: “怎么回事?”众将激动地请求赵检点登 九五之尊!赵匡胤一脸惊讶地说:“这怎 么可以?这怎么可以呢!”  赵匡义和赵普两人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件 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众将立即下跪, 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匡胤无
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我就是脱下黄 袍,也是死罪了。既然众将拥我为帝,请 大家听从我的号令。”众将齐答:“愿听 号令。”赵匡胤持剑说:“我下令,现在 大军即刻回师京城。进城以后,不得对太 后和皇上无礼,不得惊动朝臣,不得骚扰 百姓,有违抗者斩!”赵匡胤率领大军回 师,京城内石守信、王审琦等作为内应, 早已将一切安排好。赵匡胤就这样兵不血 刃地夺取了后周的皇位。  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赵匡胤精心安排 的。后周边界根本没有战事,向朝廷报警 的人是赵匡胤的心腹,具体策划的人是赵 匡义和赵普,幕后指挥就是赵匡胤。

鸟羽花相 发表于 2021-3-3 21:44:41

靖康之耻
宋朝有北宋和南宋之分,北宋末期的靖康之 战,被称为是历史上汉人王朝最耻辱的战 役,也被称为“靖康之耻”。这场战役在宋 朝以后的王朝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后代王 朝君王、大臣都将靖康之耻作为治国之耻警 示自己,千万不能重蹈覆辙。南宋的岳飞在 他的《满江红》中对于靖康之耻的看法:“靖 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在靖康
之战中当时的皇帝宋钦宗、太上皇宋徽宗全 都被俘,宫中的女人无一幸免全都被俘。 茂德帝姬赵福金当时 22 岁,已经婚嫁有了 驸马,金人听说她是公主中长得最美丽最漂 亮的一位,竟被点名索要,第一批就被送入 了金营,茂德帝姬赵福金在金国的境遇是非 常悲惨的,她就像一件商品一样,短短两年 间就被几次易手,完全没有一位作为一个女 人最起码的尊严,最后茂德帝姬终于不堪忍 受,死在了金国的大帐里,终年才二十二岁。 在第一批被押解到金营的妇女中,“国相 (粘罕、斡离不)自取数十人,诸将自谋克 以上各赐数人,谋克以下间赐一二人”,其 后随着宫廷、宗室、贡女的陆续到来,除选 定贡女 3000 人以外,金国朝廷“犒赏妇女 一千四百人,二帅侍女各一百人”。到金军 撤离,粘罕、斡离不领人观看从京城搬运北 宋皇宫的器物时,身边已是“左右姬侍各数 百,秀曼光丽,紫帻青袍,金束带为饰”。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新编中华历史故事——让你瞬间脑洞大开(连载)